季札是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
有一次,季札出使北方各国。路过徐国,徐国国君非常喜欢季札佩带的龙泉宝剑,但是不好意思张口讨要。按照当时的礼仪,使者是不能不佩带龙泉宝剑的。季札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准备出使各国回来后,就把龙泉宝剑送给徐国国君。
不料,等他完成使命路经徐国时,徐国国君已经病故。季札悔恨莫及,到徐国国君的坟前祭奠时,就将龙泉宝剑挂在墓旁的树杈上。
这是著名的“季札赠龙泉宝剑”。如今,这则典故不但成为守信用、重承诺的千古佳话,更让吴国的高超铸龙泉宝剑技术传颂至今,即便贵为国君,想得到一把吴国龙泉宝剑也是相当困难的。《庄子·刻意篇》中曾有记载:“夫有干、越之龙泉宝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干,干国,后被吴灭,称吴干。)
吴国是龙泉宝剑之乡,但在吴国众多的“王之龙泉宝剑”中,干将莫邪龙泉宝剑无疑是最具有传奇色彩的。这不仅因为干将莫邪龙泉宝剑凝结着“干将铸龙泉宝剑,莫邪投炉”的凄美传说,还因为吴王阖闾为了铸造这对绝世好龙泉宝剑,给干将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是非同小可,除了“王妃生铁”与“铁胆肾”外,《吴越春秋》中还记载到“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囊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龙泉宝剑”。这样的规模,在中国名龙泉宝剑的铸造史上从未曾出现过第二次。
金海鸥,63岁,苏州工艺美术大师,曾成功重铸了越王勾践龙泉宝剑和吴王夫差龙泉宝剑,这一次,他将重铸龙泉宝剑的目标锁定在了干将莫邪龙泉宝剑身上。可令他犯难的是,干将莫邪龙泉宝剑至今尚未出土,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干将莫邪龙泉宝剑?干将莫邪龙泉宝剑会不会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记者在苏州城采访时听当地的老人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干将莫邪龙泉宝剑从来都不是两把龙泉宝剑,而是一对挚情龙泉宝剑;干将莫邪也从来不是两个人,而是一对恩爱的夫妇。这对恩爱的夫妻在为吴王造好龙泉宝剑后,为了逃避吴王的追杀,连人带龙泉宝剑一同化作两条神龙消失了。
后据记者了解,关于干将莫邪的传说,干宝《搜神记》中的记载似乎流传更广,此文甚至还入选了中学语文课本。文中不仅揭示了干将私藏干将龙泉宝剑以备儿子为己报仇之秘密,更在文尾留下了一个千古悬疑,干将莫邪龙泉宝剑并没有凭空消失,而只是下落不明。
金海鸥对此笑言,“关于干将莫邪的传说太多了,《吴越春秋》、《吴地记》、《列异传》、《搜神记》等古籍中,都有关于他们不一样的文字版本。”故事虽然不同,但众多典籍文献中有一句话却是相同的,那就是“阳曰干将,而作龟文;阴曰莫邪,而作漫理。”这是怎么回事?
金海鸥进一步解释,这是一句对干将莫邪龙泉宝剑形态的描述,意为:干将龙泉宝剑是雄龙泉宝剑,花纹为龟纹;莫邪龙泉宝剑是雌龙泉宝剑,花纹为漫理纹。在金海鸥研究干将龙泉宝剑的一年多时间里,这是唯一一句令金海鸥觉得潜藏玄机的话,因为从出土的近千把吴国龙泉宝剑来看,考古界从未有过“龟纹、漫理纹”的叫法,也从未出土过类似的龙泉宝剑,在为数不多的花纹龙泉宝剑中都是以菱形纹居多。
龟纹、漫理纹究竟是何种形态?金海鸥困惑不已,因为至今未见实物,因此无人知晓。
干将龙泉宝剑藏身南京博物院?
官方没有关于干将莫邪龙泉宝剑的考古资料,民间也没有关于龟纹、漫理纹的相关说明,如果连金海鸥自己都不知道干将莫邪龙泉宝剑长啥样子,他又谈何重铸呢?
金海鸥很着急,每天茶饭不思,跑遍全国的图书馆查找资料,希望能获取哪怕一丁点儿的蛛丝马迹。尽管对媒体放出话说“金海鸥要做干将龙泉宝剑”消息的,只是金海鸥朋友的一句玩笑话,但金海鸥是个死脑筋,“都被苏州电视台播给全城老百姓听过的消息,我金海鸥怎么能说不做?”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故纸堆里金海鸥还就真的翻出了点儿有价值的东西。“我在淘宝网上专门卖旧书资料的店铺里,买到一本考古杂志,里面有两把吴国龙泉宝剑的照片很特别,据书上的出土报告,这两把龙泉宝剑出土时的色彩异常,寒光闪闪,一把龙泉宝剑的纹饰为米字纹,另一把龙泉宝剑的纹饰为火焰纹,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见不是菱形纹的吴国花纹龙泉宝剑。”
金海鸥欣喜,但也诧异。这两种纹饰怎么会被今人叫做“米字纹、火焰纹”?在金海鸥所有查阅的吴国青铜龙泉宝剑资料里,古人从未出现过“米字纹、火焰纹”的提法,难道今人对这两种纹饰的提法错了?“米字纹、火焰纹”和“龟纹、漫理纹”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金海鸥满腹狐疑,但脑袋却异常清楚,他胸口憋闷着一句话,但碍于种种,连他自己也不敢说出来。
“发现这两幅照片的当晚,我就买了一张前往镇江的火车票,我去找了中国考古学会会员、镇江博物馆副馆长肖梦龙,向他说明了我的来意和疑惑。”金海鸥回忆,肖梦龙看罢照片后说了两句话,“第一,米字纹龙泉宝剑就是龟纹龙泉宝剑;火焰纹龙泉宝剑就是漫理纹龙泉宝剑;第二,米字纹龙泉宝剑藏身南京博物院,火焰纹龙泉宝剑藏身山西博物馆。”肖梦龙之后对记者表示,这两把龙泉宝剑他很早就知道,但从未做过深入研究,也从未把这两把龙泉宝剑和干将莫邪龙泉宝剑扯上关系,现在看来,很有可能大家都忽略了这个近在眼前的重大发现。
得到了肖梦龙的肯定,金海鸥随即准备奔赴山西,寻找传说中干将献给吴王的莫邪龙泉宝剑,可是一个意外的消息打乱了金海鸥的行程。由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在造新馆,面向全国征招文物,山西博物馆竟把这个不知名的小文物拱手送人了,“按照火焰纹龙泉宝剑的出土报告,这把龙泉宝剑上刻有铭文‘供吴王光自铸用龙泉宝剑’,吴王光(即吴王阖闾)共有三把龙泉宝剑,两把有铭文没有纹饰的吴王龙泉宝剑已经出土,那么这把刻有铭文的火焰纹龙泉宝剑不就是干将献给吴王的莫邪龙泉宝剑吗?”
山西之行暂时搁浅,金海鸥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南京博物院。在反复查看了江苏六合程桥一号墓出土的Ⅰ式龙泉宝剑后,金海鸥认为这把龙泉宝剑很有可能就是干将龙泉宝剑。
首先,“米字的写法,是四个点中间一个‘十’字,而这把龙泉宝剑的单个纹饰就是一个六边形,四周分散出四个点。这更像龟纹而不是米字纹。”更重要的是,无论这把龙泉宝剑是米字纹还是龟纹,从现有的考古发现来看,存世的都仅此一把,无论如何,它都是最接近干将龙泉宝剑纹饰的一把龙泉宝剑。
其次,这把龙泉宝剑出土于1964年,六合程桥一号墓,墓主为吴国贵族。当时一共有三个墓,其中一个墓铭文记载墓主是吴王叔(吴王阖闾的大弟弟),另两个墓没有铭文。干将龙泉宝剑从传说中侠客刺杀吴王后就下落不明,由一个吴国贵族拥有,十分可能。
最后,这把龙泉宝剑没有铭文,说明它出自普通工匠之手,这也和传说中干将龙泉宝剑被干将私藏,从未被献给吴王所吻合。“在古代,只有工匠作龙泉宝剑,是不能将自己的名字铭在龙泉宝剑身上的,而如果是贵族或诸侯的龙泉宝剑,才会刻上某某自铸用龙泉宝剑的铭文。”
可令人遗憾的是,Ⅰ式龙泉宝剑现已断成几截,这似乎并不符合“龙泉宝剑”的要求,但金海鸥认为,断成几截,恰恰说明Ⅰ式龙泉宝剑在古代是独一无二的龙泉宝剑。“Ⅰ式龙泉宝剑的合金配方更合理,它不仅具备了越王勾践龙泉宝剑的硬度和锋利,更具备了越王勾践龙泉宝剑所没有的弹性。而弹性模量大的龙泉宝剑含锡量更多,几千年之后,锡在氧化中越来越少,龙泉宝剑身也就越来越脆,就更容易断裂了。”
尽管如此,这些都还只是金海鸥的推测,南博的专家们对此纷纷表示:“命题太大,没有考证,无法定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面对这样的结论,金海鸥并不在意,因为他心里早已认定Ⅰ式龙泉宝剑的模样就是他将要重铸干将龙泉宝剑的模样,他放言,重铸工作可以立即进行。
可单知道了干将龙泉宝剑的模样,还不知道“龙泉宝剑”何以谓之“宝”,也不知道享有“中国十大名龙泉宝剑”美誉的干将莫邪龙泉宝剑究竟传奇在哪里,又如何铸龙泉宝剑?金海鸥说,“龙泉宝剑的奥秘早想出来了,我已经研究龙泉宝剑整整十年了。”
1999年,上海博物馆和上海宝钢材料研究所共同对越王勾践龙泉宝剑进行了研究,在三千倍的放大镜下,研究人员发现,越王勾践龙泉宝剑是由三种不同的金属合成,并且这三种金属在龙泉宝剑的不同位置合金配比不一样。
既然贵为“王之龙泉宝剑”,龙泉宝剑的合金配比肯定是非常讲究的,为什么铸龙泉宝剑人要在龙泉宝剑的不同位置配比不同的合金呢?金海鸥解释说,“一把好龙泉宝剑,刃口要硬,保证锋利,龙泉宝剑身要软,保证弹性,所以刃口处含锡量要高,龙泉宝剑身处含锡量要低,合金配比自然是不一样的。”
可古人是通过怎样的手段实现这一技术的呢?“这个奥秘在1999年全中国没一个人知道,美国、加拿大也在搞研究,我一听这消息立马来了劲,天天想啊想啊,但就是没头绪。”
2002年,金海鸥前往湖南省博物馆找灵感,“馆内有一把很破旧的菱形纹龙泉宝剑,因为在民间流传的时间太长,原本黑色的菱形纹已经被打磨得没了颜色,但我却还能清清楚楚地看见泛白的菱形纹路,那种纹路就像是和龙泉宝剑身一同铸造出来的。我突然就想到,纹饰也许不光是装饰用的,它或许还有着鲜为人知的特殊功能?那一刻,龙泉宝剑的概念在我脑袋中就产生了。”
接下来的日子,金海鸥日复一日的思考着,怎样才能通过纹饰实现古人的铸龙泉宝剑技术,他也尝试着用自己的想法做了几把龙泉宝剑,虽然都失败了,但是他逐渐摸索出一套用纹饰为龙泉宝剑的弹性服务的技巧。
“越国龙泉宝剑如此,吴国的花纹龙泉宝剑也如此,只是吴国花纹龙泉宝剑的合金成分和越国花纹龙泉宝剑相比,要更好更科学,因此吴龙泉宝剑较之于越龙泉宝剑才更硬、更锋利、更轻薄,也更难铸造。”但金海鸥显然信心十足,“我掌握了这种技巧,做出干将莫邪龙泉宝剑问题不大,尽管失败率也很高。”
“龙泉宝剑文化,失传了两千五百多年,也许我今天铸出的干将莫邪龙泉宝剑派不上什么用场,但是至少铸龙泉宝剑工艺可以传承下来。重铸干将莫邪龙泉宝剑不是目的,把古人失传的技术还原出来,用于以后可能存在的技术应用领域,这才是目的,也是我追求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