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RSS

龙泉刀剑批发
  • 1环首刀|汉刀|双色...

    环首刀|汉刀|双色...

  • 2双层刀架㊣黑色亮...

    双层刀架㊣黑色亮...

  • 3单层刀架㊣黑色㊣...

    单层刀架㊣黑色㊣...

  • 4保养工具|刀剑油|...

    保养工具|刀剑油|...

  • 5羽田花纹钢太刀A款...

    羽田花纹钢太刀A款...

  • 6惊爆八面汉剑|锰钢...

    惊爆八面汉剑|锰钢...

  • 7兼元日本刀|锰钢|...

    兼元日本刀|锰钢|...

  • 8刀剑防锈油|100ml...

    刀剑防锈油|100ml...

  • 9T10烧刃基础版|特...

    T10烧刃基础版|特...

德匠堂刀剑作品锻制...

古刀、新刀、新々刀...

刀的瑕疵

军事博物馆藏日本刀...

从欧阳修的《日本刀...

全钢.夹钢.包钢.烧刃...

斩风武士刀锋利度测...

日本武士刀的保养

刀友试斩视频——斩...

印象浙江 龙泉宝剑

美国刀剑网站上的视...

日本古法制刀 武士刀...

当前位置:首页 » 刀剑资讯

中国古人对刀剑的佩带方法

作者:龙剑阁 发表时间:2010-06-29 09:06:05 点击数:7855

刀剑不仅仅是用于沙场,也是国古代人雅爱的佩饰武器。周秦汉唐 2000 多年间,一直盛行佩剑之风。西周到春秋,刀剑主要用来佩带防身之用。另外,腰间悬剑也是一种身份地位的标志,剑在当时只有贵族才干佩带,其他人是不许带剑的 战国 时期铁剑也开始使用,锻制技术达到极高的水平,剑从原来短而厚向长而薄发展,最长者达 1 米多。长了有利于实战,但从剑鞘拔出却不方便,荆轲刺秦王时,秦始皇就因为剑长拔不出来而几乎丧命。至隋唐时期,佩剑之风尤为盛行。

《隋书 . 礼仪志》载:一品,玉具剑,佩山玄玉。二品,金装剑,佩水苍玉。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品名号侯虽四,五品,并银装剑,佩水苍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则象剑。带直剑者入宗庙及升殿,若在仗内,皆解剑。一品及散郡公,开国公侯伯,皆双佩。二品,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品号侯,皆只佩。而且不只对品级有限制,古人所配之剑在长度和重量上,都因佩带者的爵位高低而有所不同,身长五其茎长,重九锊( l üè ,古代计量单位,约合六两)谓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长四其茎长,重七锊,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三其茎长,重五锊,谓之下制,下士服之。

而古人佩剑方法主要这几种:

1 单耳(环)悬挂法。这是一种很古老的佩带方法,比较适合于尺寸较短小的剑。

2 剑带挂肩佩剑法。这是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佩剑方式。

3 璏( zh ì )式佩剑法。璏,就是用于系佩剑的鼻钮。剑身若较长,佩于腰间时必须要束紧,否则必会左右晃动,磕磕碰碰,妨碍人的行动,用璏式佩剑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璏一般都装在剑鞘的中部偏上位置。

唐代刀剑被文人墨客视为饰物。常以来抒发凌云壮志或表现尚武英姿。如大诗人李白少年习剑, 25 岁 “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 杜甫有: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 王维的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动百万师 ” 等剑与战争的诗句留于后人。大家都知道唐代的直刃兵器叫 “ 唐大刀 ” 由此可以看出唐代已经不把剑作为实战兵器了从宋代一直到清代,军队中剑也只是用做装饰或领导地位的象征。

关于侠客精神,古来争论不少,沈从文概括说是游侠者精神 ” 闻一多说是墨 - 侠 - 匪 ” 结构,周树人古代游侠体现的义与勇 ” 。而我认为最能概括古代侠客精神的话还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古代侠客体现了人民对社会不公平的反抗,要么劫富济贫,要么替天行道,要么仗势欺人。要么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永远代表公正和正义,而且古道热肠。

上一篇文章:霜寒九州的龙泉剑舞下一篇文章:古代冷兵器之盾与甲的历史资料

标题:   昵称: 验证码:

返回 回复 修改

公司介绍  |  联系我们  |  订购须知  |  代理须知  |  支付说明  |  配送说明  |  退换货规则  |  客户留言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1-2023 龙泉市德匠工艺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本商城顾客个人信息将不会被泄露给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
地址:浙江省龙泉市回归工程 | 电话:400-000-6782 13735919193 | 工作时间:8:00~22:00 节假日不休
    浙ICP备14002322号-2
    企业营业执照
扫一扫加微信